小圩鎮堅持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創新推行“1253”工作法,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聚焦“一個目標”。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為目標,堅持“規劃先行,一村一策,整村推進,分類整治”,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強化“兩個抓手”。
把“黨建引領”和“全民整治”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兩大抓手,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凝聚黨群力量。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的作用,組織黨員干部、青年志愿者、公益性人員大力宣傳使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進一步成農村群眾的共識。
建好五支隊伍。
1、該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村書記為成員的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2、各村成立“村莊清潔百日攻堅”工作專班,由聯系片領導帶隊,各村書記任專班組長,做到各村書記一手抓。3、成立了專門的監督小組。不斷加強協調、指導,采取明查、暗訪等形式加強了對各點、面的巡查監督,發現隱患、問題進行適時通報,限期要求整改,并按時回查,務必保證整改及時、治理到位。4、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的作用,各村成立保潔隊伍,落實分片負責,長效保潔管理,并與保潔人員簽訂了保潔工作協議,通過獎懲的辦法,促進保潔工作的開展和真正落實。5、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了志愿服務隊,組織青年黨員志愿者多次開展環境衛生保護宣傳、村莊清潔志愿服務活動。使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逐漸成農村群眾的共識。
完成三個瓶頸的突破。
持久宣傳,突破觀念轉變難的瓶頸。多次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與其他重點工作深度結合,動員鎮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幫扶干部利用進村入戶機會,宣傳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
合力整治,突破深度清理難的瓶頸。先從鎮政府駐地街道、村內主干道、文化廣場等重點區域開始,配備專職保潔員,劃分區域,確定責任人,并配置了分類垃圾桶、清運車。多次出動挖機、拖拉機等全面清理路邊、溝邊、房屋周圍以及田間地頭的生活垃圾、廢舊地膜等,使全鎮農村環境衛生產生了明顯改觀。
創新機制,突破效果保持難的瓶頸。以制度求長效,以激勵破難題,以公開促成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讓常態化整治維護村容村貌逐漸成為農村群眾的共識。